潍坊奎文区:“4D全龄共融”探索社区文化书院建设新路径

今年以来,潍坊市奎文区樱园社区锚定“老中青幼”文化需求,延续“公益+低偿+市场”的服务路径,创新社区文化书院“4D全龄共融”建设模式,以实现“老有所乐、中有所成、青有所长、幼有所学”为目标,打造一站式、开放性、多样化的社区文化书院。

全龄赋能,四维拓展,构建特色课程生态。持续推进文化书院全龄项目供给,从“老中青幼”全龄段着手,以特色化、本地化的课程体系及项目建设提升社区文化书院建设实效。

桑榆暖韵:老年关怀维度。深入社区“医跑团”项目建设,在现有12家优质医疗资源的基础上链接养老资源,提供医疗保健、养生健康等服务;丰富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在声乐、瑜伽课程的基础上引入潍报俱乐部的30项课程,极大满足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

中流奋楫:中年发展维度。将社区“幸福樱园里·赋能梦想家”完整就业服务品牌纳入文化书院建设中,在已开办的10余场家政、手工、电商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就业创业指导与技术技能提升课程;联合新唯艺教育开设女子成长学院,围绕女性赋能角度展开课程设计,丰富文化书院课程视角。

青春启航:青年成长维度。联合新唯艺教育开辟“‘樱·唯’爱”青少年健康行动项目,以“家庭教育、亲子互动、研学实操、实践课堂”等系统性思路,让文化书院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幼芽蒙智:儿童启蒙维度。结合前期社区“青春社区·伙伴计划”“乐学坊”等儿童成长项目70余场活动经验,与北海研学基地开发中华文化研学实践课程,以丰富的互动演示和体验教学引导儿童形成自觉保护、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结晶的正确观念。

全龄共融,协同发展,汇聚多元服务力量。持续推进文化书院全龄资源整合,组建专业人才服务队伍,结合“一创三亮四换”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激活社区文化书院“老带青、中护幼、传薪火、凝合力”的内生动力。

组建宣讲队伍,共传文明薪火。依托社区“省级理论宣讲基地”优势,把30余人的“咱家宣讲团”以及中国好人、道德模范、非遗传承人纳入师资队伍中,将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融入宣讲课程,让文化书院的精神感染力、号召力、浸润力更加精准有效。

校家社企联动,协同护航成长。发挥樱园小学、樱园幼儿园等8家共建单位的支持作用,整合周边幻舞轮滑、盛世武者功夫传承馆等10余家教育资源,联动相亲相爱公益服务中心、新启点社工等多个社会组织形成校家社企联合体,建设互联互通的社区文化书院教育服务体系。

凝聚多元力量,共享文化成果。充分发挥潍坊诗词学会专业优势,以打造文化高地、塑造特色文化品牌为抓手,实施诗社共建项目;与奎文区政协建设“樱墨”政协文萃苑,设置名著分享、红色宣讲、书法教习等成长课程,不断增强社区文化书院的“文化力量”。

全龄友好,阵地保障,夯实发展空间基础。持续推进文化书院阵地建设,丰富社区文化书院载体内涵,将阵地延展至外围资源,达成文化书院横向拓展与纵向深耕的双维提升。

升级场馆阵地。2024年,社区以嵌入式服务陆续打造了少儿科普馆、瑜伽室、多功能会议室等授课场所;文化书院将继续升级布局青少年体适能活动中心,从文化、心理、体质等方面开启多维、立体、全面的课程服务格局。

拓展书房阵地。社区现已建成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各类图书约3万余册的超然书房——“四海书店”,将通过创新“超然书房+”服务模式,将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科普文化等课程融入阅读活动中,发挥出传统书房内涵与现代课程体系融合发展的崭新样貌。

打造开放阵地。链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等周边高校资源,开启公益性红色基地、教育场馆、文化遗址等教育场景;链接惠方新便民生活服务站建设非遗研学基地,以“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社区“全龄参与、资源共享”的开放阵地。

樱园社区文化书院将依托“4D全龄共融”模式,持续优化全龄项目供给、深度统筹全龄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全龄文化阵地,切实满足“老中青幼”全龄段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书院真正成为推动社区文化繁荣、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