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移风易俗润民心 乡风文明促振兴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持续深入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坚持树立新风与尊重传统并举,积极引导辖区群众自觉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谱好移风易俗“协奏曲”,奏响文明乡风“主旋律”。

泗水县泗河街道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街道“分管负责人—服务区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以实际行动引领文明新风,努力形成党员带头示范、群众学习效仿的良好氛围。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儒学讲堂等文化活动阵地,组建广场舞队伍、民间老艺人队伍等传播新时代新思想,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将“志愿+诚信”积分兑换超市引入乡村治理,采取行为量化方式,以积分的形式鼓励村民们改变陈规陋习、摒弃不良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泗水县杨柳镇将倡导移风易俗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强化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村居宣传栏等阵地作用,将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深度融合,制作移风易俗主题快板,以案释法组织村民观看专题视频,加强正面宣传,积极选树、宣传群众身边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构建起由点及面、示范带动的良好工作态势。通过“支部书记话政策”支部书记带头宣讲等活动,将“大道理”融入“小故事”和日常生活感悟中,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户户遵行。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拉近理论宣讲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泗水县泉林镇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文艺+宣讲”的模式,巧妙地把移风易俗宣讲文艺化、通俗化,吸纳镇域内文艺爱好者,围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编排了一系列接地气、切合实际的文艺作品,深入企业、村居、学校等进行宣讲。国庆期间,泉林镇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第八届菊花节盛大举办,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更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泉林镇以文艺演出“小切口”,撬动移风易俗“大主题”,探索出一条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的宣讲新路径,让移风易俗“走心”更“走新”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理事会统一包办,这是汶上县军屯乡推行移风易俗的主要做法。“红、白事节俭后,宴请、繁琐礼节都少了,酒席只吃顿便饭,对于村民来说节省了很多钱,也杜绝了攀比浪费。”李家集村党支部书记武心国说。近年来,军屯乡在宣传、机制、活动和制度等方面多点发力,通过开设“移风易俗大讲堂”,开展红白理事会培训,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文化墙、宣传栏和新媒体等形式进行移风易俗宣传,让文明新风在军屯乡群众中入脑入心。与此同时,军屯乡充分利用村村唱戏村村舞等多种文化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营造起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汶上县杨店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党建+”模式,用“红色”引擎为移风易俗赋能,开创了文明风尚革新之路。“党建+组织”,筑牢思想根基。将移风易俗同“三会一课”有效同和,提升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成为移风易俗的排头兵;“党建+网格”,构建文明屏障。将移风易俗编入治理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效能,规范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共同维护良好风气;“党建+服务”,情系千家万户。组建了25支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队,为村内红白喜事提供策划和服务,有效遏制了恶俗婚闹、铺张浪费等现象,深受村民赞誉。

任城区越河街道将移风易俗与“积分制”相融合,各社区开设“积分银行”,把红白喜事简办、孝亲敬老等行为纳入量化成积分,对于倡导移风易俗的居民给予对应积分奖励,可在社区信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社区24小时书屋免费学习借阅或社区食堂免费就餐等服务,调动起群众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实现“小积分”兑出“大文明”。同时,街道着眼身边人身边事,编创了《媒婆与傻妞》移风易俗“小剧场”,用诙谐搞笑的表演形式,让居民认识到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传统陋习的弊端,让文明新风“小切口”撬动移风易俗“大变化”。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使辖区居民更加了解家风家训,使社区文明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父母操劳为儿女,这个彩礼咱不能要,只要男孩能干有素质,咱就新事新办,妈妈我同意了。”由嘉祥县金屯镇卢楼村编排的《女儿劝娘一小段、移风易俗奔小康》的山东梆子戏曲正在展演。演员们用朴实的言语,将移风易俗融入戏剧场景,依托简单易懂的“白话词”将不要彩礼的好风气娓娓道来,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据悉,为加强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嘉祥县金屯镇精心筹备、巧妙构思,编排《三句半》《山东梆子》《书记喊喇叭》等移风易俗小戏小剧,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动移风易俗落实落地,在嘉祥县金屯镇正刮起“新事新办、不要彩礼”的新风气。

金乡县兴隆镇切实把移风易俗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倡导广大村民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实、落地生根。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多措并举推出多样化的文明新风宣传方式,通过开展移风易俗大讲堂、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等活动,倡导村民群众能够从自身做起,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村、镇干部深入红白喜事现场,让老百姓自己讲一讲移风易俗带来的好处和得到的实惠,把“话筒”交给百姓,把“讲台”交给群众,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

鱼台县王鲁镇为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之风,解决在小区内占道举办婚礼影响居民生活等问题,王鲁新村将集体闲置门面房改建为王鲁新村“喜事汇”。该场地占地约800平方米,一楼为宴会厅、二楼为婚礼厅,配置灯光、音响、舞台、可移动式T台等设置。本村村民办理婚娶事宜,只需提前向王鲁新村红白理事会报备,支付200元至500元的卫生管理费即可使用。同时,由本村志愿者担任婚礼司仪,不收取任何费用。经计算,每场婚礼可节约成本至少6000元。“喜事堂既省去了一大笔费用,还免去了许多繁冗琐事,不仅温馨体面,还避免了铺张浪费,给大家带来切实的便利的同时,也使婚事新办、余事不办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王鲁村支部书记王启龙表示。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