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独特优势,持续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组织推动和社会发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志愿服务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鼓励和引导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参与、深入开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推动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


        2.工作原则。坚持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义融入“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挥物质和精神“两个力量”,用好解决实际困难和解决思想问题“两把钥匙”,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广大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引导干部群众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受教育、得教化、纯民风,提升“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形象。


        坚持项目化实施。聚焦“五为”服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策划一批主题性志愿服务项目;着眼满足群众普遍、共性的现实需求,设计一批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着眼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定制一批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按照“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流程,对志愿服务项目实行闭环管理。根据不同项目内容,采取不同服务方式,开展集中服务、站点服务、结对服务、点单配送服务,不断提高“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精准化、便利化。


        坚持常态长效。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五有”和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三到位”的要求,根据“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不同特点,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聚合、整合、配置作用,立足常态、着眼长效,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定期不定期相结合,避免以临时性活动、简单化活动、运动式活动代替常态化服务,确保“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好效果。


        二、主要内容


        1.深化“为老”服务。持续推进“情暖夕阳红”爱老助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空巢老人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一是生活照料志愿服务。立足解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生活需要,持续开展“洁净生活”“幸福食堂”等志愿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二是精神陪伴志愿服务。采取结对帮扶和邻里互助方式,做细做实“亲情问候”“心理抚慰”志愿服务,与村居空巢、独居老人常态化开展“黎明约会”“傍晚问候”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爱心陪伴”“做您的儿女”等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专业化志愿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的心理情感需求。三是文体健康志愿服务。推动省市县三级医疗志愿服务资源力量下沉,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岗(站点)作用,开展“健康养生”“送诊”“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体育志愿·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常态化开设文化文艺、体育健身培训,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四是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针对数字化生活挑战,坚持专业化、个性化,持续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着力提高老年人运用数字产品能力,重点解决老年人数字化条件下出行、生活不便的问题,提高老年人识别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的知识与技巧,保障老年人的智能化权益。五是老有所为志愿服务。把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年纪较轻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在推进传播创新理论、宣传党的政策、推进社区治理、促进邻里和谐、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中发挥新作用,进一步推动形成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2.深化“为小”服务。广泛开展“手牵手圆梦行动”、“阳光成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识别服务对象,精准对接服务需求,切实帮助困境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一是理想信念宣讲志愿服务。坚持思想铸魂育人,组织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五老”等志愿服务报告团、宣讲团,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宣讲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用党的创新理论、优良传统武装青少年、引领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树立爱党报国情怀。二是生活救助志愿服务。建立市县乡三级骨干志愿服务组织,健全完善帮扶困境儿童数据库,搭建社会救助机制,落实“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让困境儿童生活条件“好起来”。推广孤困儿童“扶困、扶心、扶智、扶技”帮扶模式。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利用家长学校、心理咨询室等专业场所,组织专家志愿者以主题讲座、网络课堂、咨询辅导等方式开展价值理念、意志品德教育,常态化组织专业教师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通过专题指导、个性辅导等形式,对在校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精准化、个性化指导。四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纪念馆、展览馆和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复兴少年宫”等阵地场所作用,为未成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搭平台、建舞台。把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参与文化体育、文明交通、科普宣讲、爱老助老等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育人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是就业培训志愿服务。聚焦青少年就业创业需求,围绕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等领域,组织高校(职业院校)及社会机构成立志愿服务队,个性化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青少年提高技能、融入社会。


        3.深化“为困难群体”服务。推进“暖心·同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开展惠民政策解读、生活帮扶、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用高品质的志愿服务“暖民心”“强信心”。一是送优惠政策志愿服务。做好“宣讲+服务”,立足困难群众知晓、用好、享受好救助帮扶政策,扎实开展“政策找人”办实事活动,确保困难群众精准被“发现”、困难信息全面被收集、困难问题及时得解决。开展自强模范先进事迹宣传,发挥自强讲堂、助残基地等示范作用,激发困难群体内生动力。二是生活帮扶志愿服务。结合基层社会治理,成立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深化“温情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四季关爱”困难职工、“百企千岗助困”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就在身边。三是爱心助残志愿服务。更加关爱残疾人群体,深入推进“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广泛开展“聚力如康 共享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持续打造“长城爱心大本营——我是你的眼”“青岛笑姐——量体选衣”等一批助残志愿服务品牌。四是医疗救助志愿服务。针对残疾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群体特点,健全省市县三级医疗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组织开展上门医疗、健康下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对需要帮扶对象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就近救治。五是技能提升志愿服务。深入开展“智惠行动”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农业专家、资深工匠、致富能手等成立志愿服务队,推广技能培训、农业科技、产品销售等志愿服务项目,对困难群众进行精准化、实用化的技能扶持。六是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以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为重点,广泛开展“法援惠民生”志愿服务,组织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推动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学法、懂法、用法、普法,重点围绕工地、企业、学校等领域,依法为农民工、未成年人等提供法律援助。


        4.深化“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服务。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心理情感需求,发挥志愿服务自身所蕴含的精神道德力量,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心理专家“五进”志愿服务。拓展“百名心理专家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生命教育、突出人文关怀,针对在校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精准化、个性化心理辅导。常态化开展“百名优秀家长进社区(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五老”志愿者作用,采取结对帮扶和邻里互助方式,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志愿服务。鼓励机关、企业等依托党群部门,建立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伍,设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二是心理健康培训志愿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多层次、分领域的心理健康培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群众认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认知和能力。省级层面发挥高校、心理研究机构、精神卫生机构专家志愿者作用,对心理专业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开展相关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市级层面由医务人员、心理教师、心理专业研究生等组成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重点开展对县、乡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县级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心理专业志愿服务队,对村(社区)、学校等基层心理咨询站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定期组织心理健康公益讲座、科普知识宣传等活动,为特定人群提供心理支持服务。三是心理专家在线志愿服务。深化拓展“阻击疫情 志愿同行”心理援助志愿服务行动,推广21所高校心理支持热线,推动三甲医院、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广泛设立心理服务热线,建立百位心理专家轮流坐诊机制。依托各级媒体通过开设专栏、建立在线咨询平台等方式,邀请心理诊疗专家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建立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定期分析评估、个性化诊疗等方式为有需求的群众服务。


        5.深化“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围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文明素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广泛开展“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一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永远跟党走”新时代宣讲志愿服务,广泛组建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百姓三支队伍,扩大劳模工匠、“五老人员”、基层党组织书记等专业宣讲志愿服务队,创新宣讲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发挥退役军人、消防志愿者等主体作用,组建应急救援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宣讲、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应急志愿服务。健全平战结合志愿服务机制,做好常态化收集需求、追踪处理、回访评价,加快形成应急志愿服务体系。三是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环保宣传、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倡树节约资源、绿色健康的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绿化美化志愿服务,培育形成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行为习惯。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志愿者联盟,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四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继续发挥好城乡社区志愿者联防联控作用,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科学有序参与防疫宣传和管控,做好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物资配送等服务,引导群众加强自我防护,守好生命防护线。五是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围绕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力量下沉城乡社区,探索建立邻里互助队、村民互助会,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治安巡查、禁赌禁毒和防范违法犯罪等工作,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六是文明风尚志愿服务。组建各类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礼仪、文明办事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时代新风,积极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统筹融合。统筹“五为”服务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需求,整合有关部门优质资源,依托现有阵地,拓展志愿服务品牌,创新方式方法,提升“五为”志愿服务的整体效能。推行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切实发挥党员志愿服务的示范带动作用。把“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融入文明创建,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有效载体和重要力量,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推动“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管理公共事务、丰富社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共建推动共治,以共治促进共享。发挥各类数字化平台优势,聚力分类满足需求,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和产品。利用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儿童节、重阳节、国际志愿者日、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组织开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造“五为”志愿服务品牌。


        2.建强队伍阵地。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建设数量充足、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发挥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7支专业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实做强县级志愿服务总队,组建由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新乡贤、群众性活动带头人为骨干的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好青年、巾帼在文化、文艺、科技、医疗、环保等重点领域的志愿服务力量。发挥各级志愿服务联合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和支持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加强阵地建设,以城乡社区、公共场所、窗口单位为重点,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医院、进车站、进商场、进景区,推进社区、高校志愿服务中心建设,广泛设立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的志愿服务站点,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


        3.完善运行机制。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要发挥统筹调度作用,搭建本地开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工作平台,承接落实省、市志愿服务资源,科学配置本地资源力量,加强政策、机制、工作力量的协调联动。要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结合主题党日、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发挥党员志愿者示范作用,带动社区居民就近就便开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整合社区党建、服务资源,引导各个社区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开展“点单”“派单”“接单”“评单”菜单式服务,促进社区资源融合贯通,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协调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与文明实践所、站无缝对接,进乡村、进社区、进基层,推动“五为”服务落地落实。


        4.打造信息平台。推进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打通省市县文明实践信息数据通道,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各类资源有效配置。分级分类动态发布供需信息,公示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安排,提供“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等一整套志愿服务信息化流程,方便群众及时查询、预约、提出个性需求,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对接。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统计分析,畅通志愿者招募渠道,实现网上登记注册,实时统计点单内容、服务记录、效果评价等数据,准确分析群众需求变化、志愿服务队伍差异、项目实施状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调配资源力量。拓展信息平台功能,鼓励各行业志愿服务组织开设专属栏目,推出线上志愿服务活动。


        四、组织保障


        1.强化责任落实。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要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机制。省文明委成员单位要发挥部门优势,指导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下沉基层一线,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市级文明委要加强组织协调,组织指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县级党委要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尽职尽责、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参与“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工作局面。


        2.加强激励保障。加大对“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各级财政统筹现有资金渠道予以支持,为活动开展、项目实施、站点建设提供必要经费。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提供经费、资源和条件。加大对“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的政府购买力度,支持志愿服务组织承接相关项目。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争取公益性资金,吸引社会资金,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制定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在就业创业、就医就学、评先评优、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礼遇优待,树立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鲜明导向。


        3.营造浓厚氛围。把“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广泛普及志愿文化。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持续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