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宁津:“三力协同”推进移风易俗提质增效

“朋友朋友要牢记,新风正气要树立,传统旧俗要抛弃,打开新天地……”日前,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刘营伍乡青年志愿者正在排演歌曲《移风易俗好处多》,志愿者将移风易俗宣传语句融入群众广为熟悉的歌曲旋律,让新风尚顺着调子唱进群众心窝。

近年来,德州市宁津县刘营伍乡充分激活“人”的主体作用,以“长者引领、巾帼助力、青年创新”三力协同,将银发智慧、巾帼力量、青春活力深度融入移风易俗工作,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长者引领:银发先锋树标杆,规约立心化旧俗

“老理儿不能丢,但旧俗得改改……”刘营伍乡志愿者王大爷的话道出了长者群体在移风易俗中的独特价值。刘营伍乡联合老党员、长者、退休教师以及明白人组成“长者督导团”,他们凭借“熟村情、通民意、有威望”的优势,成为移风易俗的“定盘星”。在村规民约修订会上,他们结合村情民情提出“接亲车不超10辆”等条约,以“老理儿”讲“新规矩”,让规约更接地气、更易推行。

“长者督导团”联合各村村委会组建“互帮共享联盟”,免费为红白事家庭提供桌椅、场地、音响等物资资源。同时主动介入辖区婚丧事宜,变被动受邀为提前引导,在移风易俗中发挥积极作用,成效显著。目前刘营伍乡25个村成立“长者督导团”,年均参与指导红白事超150场,红白事办事费用下降超40%,“老人带头改,群众跟着学”的文明氛围日益浓厚。

巾帼助力:红娘队伍牵红线,公益宣传润民心

“幸福不能全靠彩礼‘加码’……”刘营伍乡赵庄村巾帼志愿者正为适婚青年家长做思想工作。刘营伍乡组建38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免费提供婚姻介绍、婚前指导等服务,推广“零彩礼”“低彩礼”“集体婚礼”等新风尚。今年以来,已促成5对新人举办简约婚礼。

巾帼力量积极化身宣传员,创新采用“入户走访+文艺演出”双轨并行模式展开宣传,她们以“巾帼讲堂”“板凳课堂”为载体,以“拉家常”的方式阐释滥办酒席、高额彩礼的危害性。同时,巧妙将移风易俗融入文艺作品,自编自导自演快板、三句半、广场舞等,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集中宣讲等活动50余场,创作主题文艺作品5部,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青年创新:青春创意焕活力,文化赋能破陈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彩礼‘礼’的本质退化,‘财’的特性凸显,甚至形成攀比之风……”青年辩论赛现场,一场关于“彩礼是否需要保留”的激辩引发大家热议。刘营伍乡聚焦青年群体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的特点,积极搭建平台,引导青年们将自身见解和对新风尚的期待,融入戏剧、小品、短视频、辩论赛等生动有趣的形式中,用鲜活表达传递新理念,让新风尚入脑入心。

青年志愿者结合身边事,自编自导自演12部“移风易俗”主题小戏剧、短视频,开展7场移风易俗主题游戏。他们用幽默或感人的作品解构陈规,打破宣传壁垒,通过生动表演和网络传播,覆盖辖区25村、线上线下覆盖群众超5000余人,让文明新风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中深入人心,成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一股“青春动能”。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与多方力量的协同。下一步,刘营伍乡将持续深化“三力协同”模式,充分调动不同群体的积极性,创编更多融入地方元素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推动移风易俗从“落地生根”向“枝繁叶茂”迈进,让文明新风在乡村的每个角落持续传递。(崔丽媛)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