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破陋习 网格助力新风尚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边临镇和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通过发挥“网格化”服务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乡村和社区带来了文明新风尚,奏响了和谐发展的新乐章。

  德州市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力量,积极探索有效模式。以陵城区边临镇为例,其依托“网格化”服务,让网格员成为移风易俗的关键推动者。

  在边临镇,网格统筹发挥了巨大作用。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活动阵地,网格员联合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开展网格志愿服务。他们精心打造美丽庭院标杆户、农家书屋打卡点、新时代文化广场美化等多种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积极宣传正能量,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深刻认识到旧习俗的弊端,引导大家主动摒弃陈规陋习,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践行者,使得移风易俗工作在全镇范围得以全面而深入地开展。

  同时,边临镇重视制度建设。采取“支部+网格+红白理事会”的模式,由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党员村民代表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将移风易俗具体要求融入村规民约,使其更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真正“接地气”。在此基础上,设立移风易俗公示栏和举报箱,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公布红黑榜,让村民的行为受到广泛监督。

  在宣传落实方面,边临镇网格员的工作细致入微。每逢红白喜事,网格员第一时间入户向村民讲解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办理标准等,并协助村民做好物资采购计划,严格按照制度标准进行落实,引导广大居民转变思想观念,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的当事人。

  济宁市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同样成绩斐然,以任城区仙营街道为例,这里充分利用“网格化”服务的优势,为文明新风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仙营街道以“一支宣讲队伍”为依托,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挖掘网格内热衷于宣讲的党员志愿者、红白理事会成员、“五老人员”以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基层宣讲力量。街道共组建8支灵活机动的移风易俗“微宣讲”队伍,并创新性地推出“文艺+宣讲”模式,结合民间艺术团的小戏小剧,打造了深受群众喜爱的“十分钟”宣讲模式,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政策“微宣讲”活动。这种方式用带有“泥土味”的语言,将理论宣讲和服务群众完美结合起来,截至目前,街道共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80余场,在潜移默化中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仙营街道还以“一个信用积分”为牵引,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在这里,“遵守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一次可获得2个信用积分”等规定深入人心。例如在秦庄社区林业局小区的积分超市,网格员刘函为遵守规定的居民办理积分兑换洗衣粉、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街道持续推进美德信用积分制建设,将居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体系,使网格红帆驿站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融合。这一举措不仅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更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促使群众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

  此外,仙营街道以“一个传统节日”为载体,让文明新风在节日氛围中落地生根。各网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各社区小区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惠民演出活动。这些活动围绕传承经典、文明节日等内容,巧妙地将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与现代潮流元素融合,把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戏曲、歌舞、话剧等艺术形式中。通过邀请居民群众观看文艺演出、现场体验各种非遗民俗项目,让居民在沉浸式庆祝节日中了解移风易俗。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