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多彩文明实践为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近日,一阵阵清脆悦耳、节奏欢快的歌声在淄博市博山区城东街道后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响起。歌声来自居民宗秀爱,她正在开展文艺宣讲,让小小活动室变身“宣讲台”,围聚在旁的街坊四邻们阵阵叫好。

老年人的实践站,传递家风家训故事;党员干部的实践站,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文艺爱好者的实践站,轮番上演居民“才艺秀”……2023年,后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提升改造,整合博山冶金耐火材料厂、博山绿源燃气设备有限公司、业恒广告装饰设计经营部等多家“红色合伙人”单位力量,投资25万元进行改造,打造集“红色观影吧”“网格驿站”“妇女儿童之家”“青少年活动室”“市民学校”“道德讲堂”“图书阅览室”等展示一体的阵地堡垒,形成了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身的开放式、多功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次,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坚实阵地基础作用。

强化资源整合“聚力”,阵地建设提质扩面。为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城东街道在全面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延伸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将红色书屋、小舞台、小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融入实践所、站,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形成标准规范、布局合理、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体系;阵地使用上坚持“贴近群众、开放可达,动静结合、群众参与,管理有序、舒适实用”的原则,通过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和志愿服务,吸引群众常来文明实践阵地,利用率普遍提升。同时,注重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者队伍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管员、社区工作者、公益岗、网格员业务培训,营造了全员参与文明实践、全员开展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111

加强志愿服务“聚力”,文明实践落地生花。为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开展好各类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活动,城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按照“志愿+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建设思路,建成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康、安全科普、卫生环保、助老扶幼、文明倡导等队伍119支,吸纳志愿者1522名。今年以来,文明实践所、站围绕春节送温暖、弘扬雷锋精神、深化移风易俗等主题广泛开展活动,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千余次;常态化为辖区青少年开展“青春社区·公益课堂”、亲子读书会、手工书画坊等涉及科普教育、安全教育、学业辅导、绘画手工等服务;联合辖区书画协会、广场舞协会、老年协会等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不同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将群众吸引到文明实践阵地里来,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去。

222

加强项目品牌“聚力”,品牌建设亮点凸显。为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发展,各文明实践站通过特色“小切口”展现文明实践“大主题”,以阵地、队伍、试点、活动等为切入点,持续打造大街小“向”、“庄”满爱、“公益大集”、“周末小课堂”、“幸福珑山”非遗手工坊、“五好”翡翠等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一站一品牌,站站有特色”的工作格局,建成品牌项目25个,围绕品牌建设,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百姓喜爱的文明实践活动,涵盖理论宣讲、政策宣传,安全普及,义诊查体,家电维修、免费理发等多个民生领域,受惠人群达数万人。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如今,在博山区城东街道,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文化阵地,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扎根,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