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书院”建在家门口 生活增加“幸福味”

日前,记者走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光明社区,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舞蹈室里,居民随着节拍翩翩起舞;运动场上,太极剑整齐划一、气韵生动;旁边的乒乓球室则激战正酣,喝彩声不断。昔日普通的社区空间,如今俨然化身为热闹纷呈的“文化乐园”。“你看楼上有跳舞的,楼下有打球的,还有踢毽子、练太极的,大家都很开心。每天都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回家,我们老年人感觉特别幸福。”仙河镇光明社区居民李绍霞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仙河镇团结社区睦邻书院“一品轩”茶室里,茶艺师正带着几位居民学习茶艺知识。记者 周广学 摄

文化暖人心,服务惠民生。今年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以文化书院建设为突破口,聚焦居民所期所盼,打造“全龄共享、多元融合”的文化服务体系,让基层文化阵地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为居民生活增添了别样的温暖与色彩。

文化是社区的灵魂,阵地是文化的载体。为破解基层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难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以文化振兴为抓手,重点打造“睦邻书院”、“逐光悦动+”文化书院等特色项目,从硬件设施完善到服务内容升级,持续深耕基层文化阵地。光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凯深有感触:“以前,居民因缺场地、缺服装等原因,有一些活动想搞也搞不起来。现在,他们把需求直接告诉我们,缺老师还是缺场地了,我们都能精准对接,满足了居民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围绕居民需求,光明社区依托5万平方米场地资源,精心开发了六大类“点单式”课程,实现文化“精准触达”。

一处书院就是一个文化支点,一个服务项目就是一份幸福增量。据统计,截至目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已建成标准化文化书院2处,开设课程30余个,服务居民超1.8万人次。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以文化书院为纽带,持续完善全龄共享的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暖流浸润每个家庭,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温情与活力。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