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满目幸福景,劲吹文明风“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月满华诞,双节同庆。吃月饼、制花灯、品茶香、话团圆……威海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书院、社区阵地精心策划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主题活动,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魅力,共享团圆温暖、安定祥和的节日。


环翠区深挖中秋“团圆”内核,将家国情怀与团圆温情深度融合,把民俗体验与邻里互动玩出新花样,为市民游客献上文化盛宴。

百年老街栖霞街内,“二十四刻”沉浸式剧本游园会热闹上演,非遗杂技、鱼灯夜游、投壶等特色活动,彰显了传统文化魅力,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观赏。

社区里的“团圆味”更显浓厚。向阳社区、山海社区里居民们一道制作月饼、拉家常,在月饼的香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邻里温情也更加浓郁。

广场上,戚谷疃社区的趣味运动会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吹乒乓球、套圈、投飞镖等比赛项目趣味盎然,社区居民在感受节日喜悦的同时也增进了邻里情感、强健了体魄。长征社区办起了儿童集市,孩子们化身“小掌柜”,将闲置的绘本、毛绒玩具等一一摆放,认真地向过往居民介绍,欢笑声此起彼伏。


文登区紧紧围绕节日主题,做好中秋与国庆的结合文章,让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同频共振,营造了文明、热烈、喜庆、祥和的浓厚节日氛围。

五里社区河景东城文化书院将非遗竹编技艺与爱国符号相结合,引导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家国情怀;学府社区的“巧手做月饼”、金山银河社区的创意灯谜会、东凤凰台社区的亲子手作等活动,让居民在动手实践中解锁中秋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拉近彼此距离。

校园里的“双节课堂”更是生动鲜活。新一中、实验中学、金山中学等学校的风采大赛、合唱比赛上,学子们精神昂扬,颂唱祖国;实验小学的“匠心颂祖国”、二实小的“时光信箱”等特色活动,将爱国情怀、未来志向、意志锤炼与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让思政教育“活”了起来。

手拉手社工服务中心还为认知障碍老年人量身定制了温情活动——“一个鸡蛋两毛五” 锻炼数字认知,“快乐传球” 锻炼肢体协调,再加上一起做月饼、唱红歌,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孤独焦虑也少了许多。


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主题宣讲+文艺汇演”相结合的方式,让中秋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风采,在润物无声中传递移风易俗新理念。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上红旗飘扬,旋律激昂,志愿者们深情演绎一场《我和我的祖国》红歌快闪,大家以嘹亮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感,传递家国情怀。

南山社区二胡演奏、老年大学太极拳表演、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促进会的诗朗诵等节目轮番上演,持续引燃全场热情,让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精神在舞台上完美融合。

文化书院满是“文化味”。“妙手合香 月印中秋”活动上,老师讲授中华药香深厚的历史文化、药用价值与养生智慧;“杯中映月 茶香睦邻”文明实践活动雅致又惬意,参与者品茶、学茶道,在氤氲茶香中感受中秋的宁静美好。

文明光影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聚焦“城市美容师”,为园林工人送月饼、拍笑脸照;炫彩筑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莲心微爱团队文明实践支援服务团走进夏庄镇甲夼曲家村、大鱼岛敬老院,陪老人们唠家常、过佳节,一句句问候、一声声祝福,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乳山市

乳山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衔接,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营造了团圆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海阳所镇汐望书院将文化体验与节日氛围深度融合,搭建起邻里交流平台;天安社区四海情蕴文化书院的“银青共制双月”活动,促进代际融合与情感交流,营造“老幼共融、情满四海”的社区氛围;夏村镇通过红色宣讲、文艺汇演及非遗花饽饽制作等,弘扬家国情怀与文明新风。

天安社区联合老年大学共同举办的“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汇演在演播厅温情上演。整场演出以“家国情怀”为主线,居民和学员们自编自演,《好日子》《当那一天来临》等24个节目轮番登场,为街坊邻里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府苑社区开展了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月圆饼香 情暖残友”主题活动,将节日问候与美好祝愿传递给残疾人朋友。


高区统筹阵地资源,联动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开展文化传承、邻里欢聚、志愿暖心、文旅融合等系列活动,厚植家国情怀、传承文化根脉、传递文明温度。

网红打卡地夜肆威海现场,“舞动高区·礼赞祖国”群众共舞庆华诞热烈启幕,600余名来自各镇街、社区的舞者齐聚,在巨幅国旗映衬下同步演绎广场舞《美丽中国》,不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更搭建了居民间文化交流的平台。双节期间,在火炬八街开展为期8天的街角音乐会,通过多元曲风与沉浸式体验,丰富节日文旅体验。

邻里互动更是暖到心坎上。东涝台社区联合4个社区举办“民悦”百家宴,150余位居民、党员与爱心商铺共同包饺子、品美食,以跨社区协作打破邻里隔阂;西涝台片区开展“拥抱祖国庆国庆 携手联欢迎佳节”百家宴,暖心馄饨、吕剧展演,吸引500余位居民参与。

在初村镇东北村开展“迎双节 庆丰收·光影留痕”主题活动,摄影师用镜头捕捉庆国庆、中秋节的温情时刻,在照片定格中留存团圆记忆。


经开区的中秋活动藏着“国际范儿”,让团圆文化跨越国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了“月满华诞,巧手共制团圆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邀请辖区居民和外国友人共同品中秋习俗、吟咏月诗歌、唱经典歌曲、做团圆灯笼。

活动以《月满中秋》演奏开场,居民和友人随旋律互动;诗朗诵《秋天里的中国》引发爱国情怀;津巴布韦籍友人 Rodan 第一次接触京东大鼓,跟着节奏打拍子,兴奋地说“来中国15年了,越来越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大家一道制作织锦灯笼,当温暖的灯芯被点亮,柔和的光芒透过织锦映亮了笑脸,现场洋溢着“小家团圆”与“大国欢庆”交织的温馨氛围。

凤林街道蓝山社区的活动像一场欢乐派对。“击鼓传花”传得人心跳加速,“听歌猜名”猜得不亦乐乎,“中秋百问”让大家解锁不少节日冷知识。“冰皮月饼 DIY”中,从生疏捏皮到熟练包馅,居民们互相“取经”,不一会儿,晶莹剔透的月饼摆满桌,居民们分享做面食的小窍门,最后装盒带回家,把快乐分享给家人。


临港区紧扣团圆、幸福等节日内涵,依托社区文化书院举办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大力弘扬爱国爱家、孝老敬亲、和谐美满的价值理念,将“文化味”与“人情味”双双拉满。

悦泉社区在书院的活动室设置国旗背景,为前来活动的社区居民免费拍摄“国旗合影”,一张张笑脸、一声声“祝福祖国”,在家国团圆的喜庆氛围中变得更加炽热。

蔄山镇秦权社区、永乐社区,汪疃镇怡合社区组织开展巧手作月饼、制花灯、绘流沙画等活动,社区居民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纷纷变身手工达人,月饼的香气、大家的欢声笑语在社区书院浸润开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体验,让社区居民开阔视野、涵养情怀。

草庙子镇林泉社区的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慰问队,为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送上亲手制作的月饼,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家常拉呱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给予他们精神慰藉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乡情。

扫描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